一、文檔背景
Trace數據可以捕獲程序執行時的詳細情況,包括處理器的指令執行、數據訪問、中斷和異常等。這些數據對于分析程序的性能瓶頸、理解程序的運行行為以及調試軟件中的錯誤至關重要。
二、 Dstream仿真器的裸機程序的Trace功能的實現
參考“Dstream-PT的Trace功能的實現”。
三、 ArmDS的Trace窗體與Trace數據的說明
第一部分:ArmDS的Trace窗體的介紹
1. 工具欄與菜單欄(1);Trace視圖導航圖(2)與(3);Trace數據(3),如圖3-1所示:

圖3-1
2. 工具欄與菜單欄的介紹,如圖3-2所示:

圖3-2
第二部分:ArmDS的Trace窗體中主要功能的介紹
1. Trace視圖導航圖包含幾個標簽頁:如圖3-3所示:
● Trace標簽頁顯示圖形時間線和反匯編代碼。
● Capture Device標簽頁提供有關追蹤捕獲設備和追蹤緩沖區的信息,并允許您配置追蹤捕獲。
● Source標簽頁提供有關追蹤源的信息。
● Ranges標簽頁允許您將追蹤捕獲限制在特定的地址范圍內。

圖3-3
2. 指令與函數顯示切換按鈕,當選為“I”,Trace數據呈現指令,當選為“F”,Trace數據呈現函數名稱,如圖3-4所示:


圖3-4
3. Trace視圖導航圖中數據的說明,百分比數據是指該函數的指令點總的指令數的百分比。在導航時間線上,當縮放比例是1:1時,深紅色表示訪問內存的指令,橙色表示分支指令,淺綠色表示其個指令,如圖3-5所示:



圖3-5
4. 當縮放比例不是1:1時,在導航時間線上,顏色編碼是一個熱圖,顯示每個時間線上執行的指令以及每個函數執行的指令數量。更深的紅色表示更多的指令,而更淺的黃色表示較少的指令,如圖3-6所示:

圖3-6
5. 導出的Trace數據文件是一個文本文件,默認情況下文件的內容與Trace視圖導航圖下部分的內容相同;導出Trace窗體中可以對導出的Trace數據進行設置,如圖3-7所示:



圖3-7
四、討論分析
1. 根據ArmDS中Trace數據,如何優化程序?
答:
查找熱路徑:通過Trace數據,找出程序中執行頻率較高的函數或代碼路徑(通常稱為“熱點”)。優化這些部分的性能改進效果最為明顯。
消除冗余調用:分析Trace中的函數調用次數,減少不必要的重復調用或函數遞歸。
優化if/else和switch語句:根據分支執行的頻率,調整代碼結構,使最常執行的分支靠前,以提高命中率。
五、結論
通過分析Trace數據,開發者可以優化程序以提高效率,減少資源消耗,并確保程序的正確性。